|
你为什么考不上公务员,原因知道么?2016国考笔试备考指导:http://kc.offcn.com/general/240/25241/如何准备公务员考试?有人说是勤奋,有人说是运气,有人说是关系,我觉得是方法得当。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,我申论考了74分,行测68分,笔试第一名,面试第三名,单位只招5个人,我就这样混进去了。作为一个已经上岸的考生,谈到公务员考试,心得还是有一堆的,具体如下:首先明确一点,考公务需要20%运气 30%基础 50%复习技巧。我没有高深的学习理论和系统化的方法,我只是按照自己的切身感受讲讲我眼中的行测和申论,与很多公考机构的方法很可能不同.。 S$ T- \- _* I2 r: @$ I
行测篇:5 N+ C6 `7 K3 a# _# K
学会取舍+ K5 Y! z/ L! w @( B7 E5 {; m/ W
正如一些公考机构的视频里所讲,行测的头一个需要具有的能力就是取舍,这也是考察我们每个人逻辑思维能力的重中之重。当然如何做到有效的取舍,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。我进行取舍的标准就是性价比:花三十秒有依据的去蒙〉花五秒钟毫无依据的去蒙〉花1分半钟去做出来。我这么说也许有些过于偏激,但是这是我的切身体会,当然,这是建立在具有基础能力的基础上的,比如速读,语感,知识面,计算能力等,如果你具备了这些能力,学会取舍,你的分数会有至少5分的提升。如果你不具备这些能力,可以先把这个思想印到脑子里,继续往下看。
7 H7 n7 A$ C, g% P. _速度是基础,准确是保证) Z2 c9 p Z6 e. x
速度和准确是行测的生命,缺一不可,相辅相成,如果要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,我个人认为速度比准确更重要。原因很简单,行测的试题是经过严格分析和测试的,试卷中难题和易题的设置是有科学根据的,如果不能把卷纸顺利的做完,就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成绩有充分的判断。因此,我觉得提高做题的速度是考出理想行测成绩的先决条件。
# S4 G0 }8 C! L Z- k, {如何提高速度6 E; T# t! V: p9 }' J0 E: @
速度的提升是个能力提升和逻辑严谨的过程。做好取舍是提高速度的基础,同时要把能力的提升作为提高速度的关键。! \8 I& f X0 |! `- w
首先,速读是行测必须具备的能力。我们知道,行测卷之中,无论是言语题,还是逻辑题,还是资料分析题,文字量非常大,我粗略统计每次试卷的文字约有2万字以上,是想,按照播音员的播报速读一分钟300字,仅仅阅读就要1小时以上,我们的行测考试才2小时。那么提高速度是一切答题技巧和答题方法的最终目的,而速读能力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。
* U5 u; d- ?# j" u7 h: j8 b2 f2 n3 l怎么提高速读能力呢?我在这里会把速读的能力分为略读和精读。
/ {& ]4 R( p p5 H! i. c略读是前提,精读是基础。略读是读懂这段文字说的是啥,重点句在哪里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搜索能力。以前,有人说一目十行,我总觉得是夸张的说法,可是自从养成速读的习惯,我才知道一目十行是可以实现的。两三百字的言语题,试一下,5秒钟找到短文说的是啥,用10-15秒钟找到短文的中心思想是啥,再用10秒钟从备选项里找到答案。略读适合言语题中的主题句和主旨句。我略读的能力是在大量做题中养成的,刚开始也困难,强制自己只读一遍,往往是囫囵吞枣,但是一段时间的练习后,主观意念的反复强制会让你获得能力上的提升,这种提升是潜移默化的。当然,你要是有时间,读读人民时评也是很好的。9 X$ a, ] n9 h3 |
精读也很重要。强调略读和精读的区分是因为主要是针对每个人来说的,一个阅读能力很强的人,他的略读能力很可能已经是非常厉害了,那么精读主要是从细节上确保准确的方法。比如言语中的字词填空,略读能凭语感读出答案的就不需要精读,如果读不出的,才需要精读来区分答案与原文中的细小差别。言语题中的“以下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”这类题型,需要你把每一个答案带入到原文中去比对,当然,答案中如果有“绝对”,“必须”之类字样的花,基本上可以直接略去。逻辑判断中,精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找到两个人话语中的矛盾,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;使用代入法去排除答案中不适合的选项,都需要精准的把握原题,这方面不是我强项,什么充分必要,与或非,我搞不懂,你要是超强,我很佩服。其他计算类的试题,精读自然重要不必细说。4 h+ Y# Z4 }4 c0 l# z7 z8 ]
思想态度决定一切
' R' c; Z: u: M9 Z. x) m- ?我在贴吧上看过很多朋友的公考经历,有的裸考上岸,有的运气上岸。不可否认,人和人的差别是有的,能力不一样,再加上一些运气,成公就是信手拈来的事。好多朋友把考公就当作一次撞大运,每年都考,考前一个月,突击看看,没考上,书本一扔,该玩玩,该乐乐。我身边就有一个同事,年龄比我小五岁,重点大学毕业,因为没有编制,从二十六七岁就开始考公,连考五六年了,每次都是半裸考,至今无缘金榜提名。以我的经验看,导致这样的结果完全是思想和态度的问题。3 `* S; {1 d9 j( `4 h: H
不可否认,现在的年轻人,很多做事情不用心,在我们单位和我爱人的单位就能够感受到,这既是坏事,又是好事。你想想,与你竞争的对手大部分都是这样的,你有啥可怕的呢?同时也要努力让自己不成为这样的人。3 k1 y% t, Q6 `* }* a5 | H9 o9 `. L
行测是考察越来越趋于全面,往往针对越强的复习,效果越差,当然我指的不是专项强化之类的复习。我的意识是要把平时的积累重视起来,比如政府工作报告、一些时评,平时多留意时事热点,历史文化之类的,培养爱好多看看呗,法律经济之类的,平时工作和生活都用得上,往往一句话就能得到领导的赏识,与别人侃大山,说出一些有理有据的理论往往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钦佩。我推荐上人民网,看时评,关注党和政府的报告,学习公务文体,了解我国的国情和政体,关注公务员考试吧:gwyksb公众微信,学习上岸者分享的经验,上一些公考机构的官方网站可以看到好多知识点,闲来无趣,就当陶冶情操了。
) L, r/ O/ g# }, ?1 A A如果你爱好多,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涉猎,那我很佩服,这是你比别人的优势,常识题能拿到一半的分数,你就有已经占据优势了。
8 m$ g3 {9 @0 Y2 H* p答题的技巧和方法
' Z( B$ G) F5 H- Z& s- x为啥把技巧和方法放在后边来说,主要是因为,方法是具体化的容易掌握,市面上公考机构以及各种考霸的心得经验已经很多,我就不细说了。9 x$ [3 T5 ?3 ]1 b p
言语理解,先看问题问的是啥,然后决定略读或是精读,略读的方法可以先找关键词,再找中心句,最后是分析文体。精读的需要注意细节,过于绝对化的词语往往都是错的。选词填空,无非一个是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,一种是先后语气的判断,另一种是句式的对仗。, g3 |0 f- ]; B+ z8 J
数学运算题,我一般是运用代入法,排除法,具体的不想展开,可以参考一些资料。
; Y* d; q/ b/ p5 W3 ^5 _常识,别纠结,排除法是最主要的,更重要的是别耽误时间!图形推理无非数量、点线面,对称轴等。
% \' s L& ^: P1 \定义判断,不用关心那个定义是什么,主要记住主谓宾之间的联系,到答案中一找就出来了。# y6 n7 ~; B- d& g3 D$ G5 j
类比推理,用语言把词语进行连接,答案里有相同方式使用的就是正确的。$ f$ O/ w( `$ X) T0 v
逻辑判断,分削弱和增强,一般来说,其中只有几道是区分程度的强弱,其他题都是要么是无关项,要么是语气相反。
l) j3 D: \$ {) l+ T言语题里边有个排顺序的题型,可以按照答案里给定的顺序进行尝试连起来读,顺畅的就是答案。9 ]7 D6 s% K; t
逻辑判断里有种甲乙丙。。。。。。,一个说真话,其他说假话,或者判定人的身份之类的,一个是找到两个人说话的矛盾之处,再用另一个人说的话来判定前面两个人哪个人说了假话。身份判断的题一般使用排除法,或代入法,过于复杂的,直接蒙一个就OK了。 H7 p6 k. a7 O, N
资料分析需要从提问出发,可以估算的就不要精算,另外,要把同比,环比搞清楚,要把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名词理解透,切不可丢分。5 b1 q6 G" [5 p
申论篇:+ h9 Y" Z. ]0 T1 U0 u- L _
写好字是申论成功的关键
8 a! O# _0 H- ?- [+ r, V: x+ m7 ~0 {1 V看过我之前写过的考公经历,你就应该知道,这个心得是我用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,虽然,申论的考试大纲上并没有把字迹作为考察的重点,但是在评卷的过程中,字迹的好坏可以决定你申论的生死。据说,评卷只有2分钟,每天看过几百篇文章,思维都有些麻木了,想让评卷老师每篇作文都去用心去评判不可能,那么只有字迹漂亮的文章才能让老师多看两眼,而他看与不看的区别就是你申论分数的差距。字迹不好,直接四类卷,至少要丢掉十分以上。字迹好,但是内容一般,至少不会低于平均分。1 q$ D' Q2 E5 V2 |9 o6 w8 v7 m
小题才是高分的关键
6 |( m" j/ T; N4 K/ `/ {按照申论的分数布局,小题六十分,大作文四十分。大作文除了字迹过于潦草的,分数都在平均分左右晃荡,5分差距顶天了。那么高分和低分主要决定于前面的小题。而答小题要注意以下几点:一,答点得分,与文笔无关。前面几道题都是有采分点的,你的答案中分点越多,越容易命中采分点,这里边关键词的运用十分重要,同时,不要使用长句子,十多个字就OK。二,思路要清晰。一些问题往往都是按照问题的表现,问题的根源,问题的性质,问题的解决办法,这样一个写作思路。哪方面作为写作重点,要看具体的题目。三,据说国考会考察概括的能力,也就是把原因分成几个维度,如国家,社会,个人或者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,再或者,外部和内部,反正条理清晰就好。( t7 l; s) x% L0 P8 w, L; ^, t
卷面整洁4 G, x5 f/ X: y
申论有一个出题的趋势,就是应用文体越来越受到重视,平时多看一点,就会让你不纠结与如何下笔,按部就班,照猫画虎,就能节省时间。: D+ j. L1 H) ?) d1 i* s0 E
策论和政论* [" a6 ~, K9 H2 ]( b' b7 j
很多同学在大作文写作中不比想的太多,策论和政论主要是写作的重点不同而已,策论重点在“策”,政论的重点在“政”。一个需要把笔墨着力于对策的完整和实效。一个是把重点放在中间的问题分析。只要能写得出彩,都能得高分。
0 S' B1 D" E# X K; D- }笔试中这几点要记住:
; s& j# `1 u3 R/ F一,进了考场,时间都是你的。我看到一些考生进了考场不知道干些啥,傻呆着。其实还是有些工作要提前做的。
' ?% d6 M4 z5 Z o8 y1、把准考证号背下来,涂答题卡时可以节省时间。2 l9 t3 X8 [4 {9 C. U' s
2、把姓名、科目、准考证,写在草稿纸上,免得后期让你写,浪费时间。: H# X% ~. ~! s: D! \/ g) I
3、要试一下笔,签字笔确保好用,铅笔确保涂卡,一笔一个
& ?, ^5 {0 y3 {4、只要卷纸发现来,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看题,动作小一点,能提前看多少就看多少,老师如果制止,态度要诚恳,但不要当回事儿,我最多的时候,开考铃声响之前做完十道题。
$ {2 _ k6 z, A- p% b- W9 Z+ i二,要控制好时间。行测时间紧,要戴表,随时控制答题的节奏,时间不够适当提高蒙题的比例。如果与我一样,所有答案放在最后涂卡的,一定要给自己留够八分钟,我实际平时在家练习120道题,五分钟图完,考场上比别人多答两道题。申论,要给最后的大作文留至少一个小时。7 p+ i" E6 J& e) C+ x: M8 D
三,果断,不纠结。我有几次考试就因为一两道题花了过多时间,而导致全盘失利,刻骨铭心。要做到,该放弃就放弃,一切向前看。
2 `( d5 v6 r2 ^% ?4 A! z, [* L8 c) e8 ?
: H0 v: @3 E. q6 m8 {
: M7 p# Q7 j7 T; g/ i; G: G
6 R% Z3 z% D) M* x. `& b |
|